发挥统战法宝作用为全市拼经济搞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德阳市委统战部出台十五条具体措施助力拼经济搞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02 10:5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拼经济搞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德阳市委统战部印发了《关于落实全市“拼经济搞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十五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五条措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力量,为全市实现“经济总量重返全省前三”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十五条措施》主要包括凝聚发展信心,促进“两个健康,充分发挥商会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发挥典型激励作用,促进稳岗就业,积极建言献策,建立“同心智库,发挥“直通车”优势,参与美丽宜居德阳建设,用好经贸合作平台,助推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维护社会相关领域稳定,持续强化作风纪律保障等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凝聚发展信心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沟通协商、走访调研等方式,使全市统一战线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和发挥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全市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为全市经济总量早日重返全省前三凝聚智慧和力量。


2.促进“两个健康”

发动市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台协会、侨商会等统战团体,以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利用线上线下、以会代宣等方式大力宣传中省市惠企纾困政策,12月底前推动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10次。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在非公企业中设立指导联络员,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全市产业存量倍增计划和增量突破计划。


3.充分发挥商会作用

充分发挥各类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在外发展的德阳籍企业家资金回流、项目回归,发挥异地商会作用,12月底收集上报有用招商引资信息不少于10条。大力推广“统战+金融+商会”模式,进一步畅通银政企对接渠道,助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用好《德阳市企业家“直通车”制度》《德阳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党委、政府与企业、商会沟通协商的制度化平台,常态化开展“市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活动”,12月底前召开“面对面”活动不少于3次。开展港澳台侨人士中秋联谊活动,用好四川港澳台侨人士之家网络服务平台,帮助协调解决发展难题。


5.发挥典型激励作用

大力宣传我市入选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荐优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作为全国工商联换届人选,推荐优秀商会参评全国“四好”商会,推荐优秀县级工商联参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开展市级“四好”工商联评选工作。


6.促进稳岗就业

继续开展“民企联高校就业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克服困难稳岗扩岗。落实好《关于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德阳创新创业的意见(修订)》等政策,支持台湾青年、归国留学人员等创业就业。


7.积极建言献策

全市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围绕重返前三、存量倍增、增量突破、美丽宜居、防风险保安全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2月底前形成调研成果不少于6篇。推动积极提升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成果的运用和转化率。


8.建立“同心智库”

深入挖掘各民主党派、民营经济、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领域人才资源,建立统一战线“同心智库”,切实把统一战线“智力优势”转变为“智力贡献”,形成统一战线服务拼经济、搞建设中心工作智慧合力。


9.发挥“直通车”优势

争取民主党派中央、省委和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来德开展考察调研,通过“直通车”等形式,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帮助德阳争取更多国、省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支持。主动对接国、省统战系统重大会议和活动在德举办,支持民盟市委承办四川民盟川中片区盟务工作研讨会。


10.参与美丽宜居德阳建设

发挥政党协商作用,将重点项目纳入政党协商重要内容,通过政党协商平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组织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考察重点项目。


11.用好经贸合作平台

积极争取承办港澳台侨经济交流活动,加强与成都台协会、广州台协会等台商协会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涉台园区建设,引导高新科技人才、港澳台侨企业家来德阳发展。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第五届上海进博会、成渝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等商展活动。


12.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高质量承办好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省两级赛事,为擦亮德阳职业教育名片贡献智慧和力量。


13.助力乡村振兴

引导广大统战成员积极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党派建立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和持续开展“烛光行动”“翰墨乡村”“科教兴农”“五爱同心服务”“万企兴万村”“侨爱工程——绿色宜居乡村行动”“同心·专家服务团”等社会服务品牌活动。积极做好阿坝县、若尔盖县和中江县万福镇对口帮扶工作。


14.维护社会相关领域稳定

及时收集、研判网络上有关民营经济风险信息,引导民营企业家不信谣,不传谣,坚定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加强分析研判,及时稳妥做好民主党派、港澳台侨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应对。做好民族、宗教等涉及社会稳定的工作,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5.持续强化作风纪律保障

围绕“四诚”统战人标准,扎实开展“看齐对标强学习”“示范表率比担当”“服务中心抓落实”“建章立制促提升”系列活动,激发拼经济搞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昂扬斗志;以实践锻炼基地为载体,通过挂职锻炼,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落实、齐抓共管的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外干部。


(办公室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