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走进菲律宾华语课堂 传统文化架起中菲师生友谊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5-09-10 17:31

近期,在菲律宾北甘马仁省遒乙中华中学的华语课堂上,一场别具特色的《绵竹年画》文化体验课程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来自中国四川绵竹的教师刘述涛,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菲律宾校园,通过年画的制作与讲解,使当地学生得以近距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鉴于菲律宾难以购置到中国传统的宣纸和墨汁,刘述涛老师不畏困难,创造性地使用了自制简易拓印工具和马克笔墨水,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上,刘老师播放了绵竹年画的制作视频,讲述了“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故事,展示了绵竹年画的经典配色,并引导学生们亲自参与年画的制作。刘老师结合年画中的吉祥寓意,如“鱼”与“余”的谐音象征,与学生探讨了与菲律宾传统习俗的相似之处。当《年年有余》的年画图案逐渐成形时,学生们对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表达了由衷的赞叹。学生玛丽亚激动地分享:“我们过节也会把硬币藏在年糕里!”不同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在此刻得到了共鸣。

学生们利用橡皮模具和彩墨创作出花朵、金鱼等图案。马来裔学生阿里联想到家乡的蜡染工艺,感慨地说:“这就像我奶奶做蜡染布的模板!”最令人惊喜的是,一位学生在传统年画《竹报平安》的留白处,巧妙地添加了菲律宾国鸟食猿雕,形成了一幅“中菲合璧”的艺术作品。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新学的华语词汇表达:“鲜艳!吉祥!”

学校文化周的活动里,让每个年级的学生知道了绵竹年画,对绵竹过年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也激发了他们对华语学习的兴趣。刘老师表示,后期还会将绵竹籍的中国书法家江绪奎先生赠送的欧体书法字帖引进课堂,让书法艺术也在华语课堂生根萌芽,继续探索更多文化互动形式,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菲友谊的纽带。


来源:侨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