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学校在籍学生4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3人,包括回族、彝族、藏族等 12个族别。近年来,通过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和授渔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1232人,高考升学率达98%以上,就业率达99%以上,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首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 “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先进集体” “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思想引领,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开课1学时,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开展《“9+3”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形成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体系。借助学习读本教材、德育工作指南、日常行为准则等资源,实施价值认同教育,增强“9+3”学生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三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成彝区“9+3”学生“激发—感染—尝试”三步法心理引导教育模式,利用每周五9+3例会,开展法制、民族文化、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9+3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确保了学生“留得住,有快乐,有提高”。

承办德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优质课比赛
文化涵养,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构建“六美”育人体系,建立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长效机制。学校以“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学习美、仪表美、环境美”为抓手,落实艺术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六美”教育实践成果《中职学校美育教育实施策略》获四川省中职优秀成果三等奖。二是建设民族文化“一厅一廊一广场”,打造文化育人载体。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厅,展示各民族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民族奋进成果;建设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广场,宣传各民族发展历程,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三是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培育爱党爱国情怀。组织“9+3”学生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演唱《遵义会议放光芒》《过雪山草地》《青春绽放》等经典长征组歌;举行“德阳城市行”活动,参观德阳孔庙、孝泉镇“三孝园”等,加深学生对德阳历史文化的了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厅
行动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阳光体育行动,各展所长,共同进步。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篮球运动会、田径运动会中,各族学生同台竞技、友好交流,各展所长,共同进步。二是文艺交流行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五四”“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结合彝历新年、火把节等民族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演出。三是思想交流行动,分享感受,提高境界。以升旗仪式、演讲比赛、德育集会等活动为载体,各族学生作分享交流,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来源:旌阳区委统战部